山翁不出山,溪翁长在溪。
(前二令作二翁亭。
)不如野翁来往溪山间,上友麋鹿下凫鹥,问翁何所乐,三年不去烦推挤。
翁言此间亦有乐,非丝非竹非蛾眉。
山人醉后铁冠落,溪女笑时银栉低。
我来观政问风谣,皆云吠犬足生氂。
但恐此翁一旦舍此去,长使山人索寞溪女啼。
(天目山唐道士常冠铁冠,于潜妇女皆插大银栉,长尺许,谓之蓬沓。
)
于潜令刁同年野翁亭。宋代。苏轼。 山翁不出山,溪翁长在溪。(前二令作二翁亭。)不如野翁来往溪山间,上友麋鹿下凫鹥,问翁何所乐,三年不去烦推挤。翁言此间亦有乐,非丝非竹非蛾眉。山人醉后铁冠落,溪女笑时银栉低。我来观政问风谣,皆云吠犬足生氂。但恐此翁一旦舍此去,长使山人索寞溪女啼。(天目山唐道士常冠铁冠,于潜妇女皆插大银栉,长尺许,谓之蓬沓。)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 ...
苏轼。 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
东滨为陆鸿胪文东赋。明代。顾清。 东江南去接东湖,湖上人家画里居。绿树映门皆合抱,清波动影欲侵裾。诗书并沐明时宠,山水遥连故国馀。何日扁舟遂归志,西风相引钓鲈鱼。
谢阮几圣惠大蟹。宋代。郭祥正。 感君风谊我何堪,问遗时时过草庵。今岁未知霜蟹美,一餐还似到江南。
到鄂渚。宋代。戴复古。 连宵歌舞醉东楼,不信樽前有别愁。半夜月明何处笛,长江风送故人舟。十年浪迹游淮甸,一枕高眠到鄂州。明日拟苏堤上看,当春杨柳政风流。
风流子 依韵答慕韩。清代。俞浚。 汝年才弱冠,怎挨得、如此冷生涯。想潘岳善愁,霜侵旅鬓,谢安高卧,月照庭罳。问今日、几人怜白雪,谁个重乌衣。合浦明珠,终能遇主,荆山美璞,定必逢时。从来英豪也,多穷困此际,再自沉思。待看名题雁塔,志遂鹏飞。笑纷纭世态,真同幻影,寂寥词客,喜独扬眉。且守青毡旧业,莫负天知。